• slider image 377
  • slider image 378
  • slider image 379
  • slider image 380
  • slider image 381
  • slider image 382
  • slider image 383
:::

北回歸線標誌

 
第一代北回歸線標誌    
img    
    第一代北回歸線標誌:初建於 1908 年即民國前四年(清光
緒 34 年) 10 月 8 日,當時日本人為紀念縱貫鐵路全線通車,而選
擇鐵路邊最具意義的地點立碑,此處地標位於水上鄉下寮村,在
地球上的位置是「東經 120 度 24 分 46 秒 5 。北緯 23 度 27 分 4 秒 51」。
這一「標誌」代表的意義是它分開了「熱帶」與「溫帶」。 1912
年即民國元年,曾一度遭風災摧殘,後用竹塔建立。
           
第二代北回歸線標誌    
img  
    第二代北回歸線標誌:建材以實木為主,嘉義縣國中小科學展覽
,還以它為主角,研究一番,最後赫然發現,它被當年空軍「弄錯
」地點了,在地標方位上偏離了負 2.8 度。此一「生錯」地點的問題
,立刻引來廣大民眾的關心,台北天文台台長蔡章獻先生還為此發
布新聞加以解釋:謂「北回歸線」每年南移 14.396 公尺, 26000 年有
週循環一次,所以現在正確的位置向南移約 1180 公尺,此為前述地
球自轉引力作用的「偏心」。
           
第三代北回歸線標誌    
img  
    第三代北回歸線標誌:重建於 1915 年,其外貌上端和第一代設
計造型相類似。
           
第四代北回歸線標誌    
img
    第四代北回歸線標誌:建於 1923 年(即民國 12 年),日皇裕仁
以太子身分來台時指示,將地標以石材砌造加以改建,因而維持較
久,迄至民國 51 年 1 月 18 日遭逢嘉南大地震時被震毀,於
民國 57 年拆除重建。
 
第五代北回歸線標誌    
img
    第五代北回歸線標誌:嘉義縣長黃老達,為保存地理標誌而整
修改建,購得該標誌周圍民地,擴大規劃,期為一公園式遊樂地,
是項工程經軍政會報決議,由嘉義空軍基地設計施工,
爰於 1968 年民國 57 年 8 月 21 日玆告完工。
 
第六代北回歸線標誌    
img       第六代標誌:沿由歷任鄉長黃雨金構想建造一座規模之宏偉標誌
,經辦理徵購周圍民地約三公頃,所需經費向中央爭取補助及地方政
府貸款方式負擔,然後交由嘉義縣政府規劃,縣長何嘉榮鑒於現今(
及第五代北回歸線),座落位置佔用省道,造型老舊,未能吸引遊客
,故積極籌畫重建第六代北迴標誌及公園,其設計構想乃將原基地擴
大,縱長 300 公尺,橫寬 100 公尺,一狹長形之公園基地,配置有北回
 
歸線標誌及地球科學館為兩大主體,坐落於中軸線上 之兩端。而以中央林蔭道連接。基地鄰接縱貫公路與鐵路,兩端堆 土形成草坡,以減低兩邊車輛之干擾。於民國 79 年主體工程標誌地 科館動土開工,所需經費中央及省各補助 1,700,000 ,縣政府配合款 兩百萬,尚不足 1,500,000 元整,由本鄉溪洲村企業家曾老吸先生捐 助。於動土典禮當場捐助,由縣長何嘉榮接受。曾老吸先生急公好 義風範,令人深表敬佩。北回歸線標誌重建於公園內,並強化其造 型及功能使成為公園,並成為嘉義縣代表性的地標,此標誌以一球 形構造表達此特殊意義,地標全高 15 公尺,其景觀層,地球科學館 乃於「地球科學」之範疇,館內運用最新展示科技及解說媒體使遊 客在休閒遊憩中了解「北回歸線」之特有風貌之外,並認識我等所 處之大環境。另還有: 1.太空探測 2.地表演變 3.地球上之生命 4.地 球之未來 5.地下資源及蘊藏等展示室。
       中央林蔭道全寬 22 公尺,植栽及舖面之變化,使遊客在道上觀 覽地標時爰獲得不同之智識。本標誌主體工程地球館經費須靠上級 政府全額補助,由於籌措困難,故工程嚴重拖延落後,於民國 84 年 地球管主體工程完工,嘉義縣政府將此北回歸線地標等工程,全部 移交給水上鄉。由前任鄉長林崑山接管,林鄉長同時向省及中央爭 取補助 3,900,000 元逕由補選鄉長鄭來居先生規劃完成整體公園圍牆 及造景等設施,於民國 86 年 10 月 1 日玆告完工成為嘉義縣唯一具有國際性宏偉之建築標誌。其美觀造型風貌亦繪入「水上鄉鄉旗」中, 隨風飄揚於任何角落。
           
:::

學校組織

展開 | 闔起

獎助學金

展開 | 闔起

教育儲蓄專戶

展開 | 闔起

教師會

展開 | 闔起

家長會

展開 | 闔起